继去年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创新药”,释放出积极的政策信号。
业界观点认为,目前创新药行业尚未完全“过冬”,投融资仍待进一步回暖。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呼吁培植国内耐心资本,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
“医药产业不仅是靠理想驱动,也需要靠资本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来驱动发展。当下资本界普遍认为医药产业回报不高。”在3日举办的2025“声音·责任”医药卫生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如是说。
他认为,要改善这一点,一方面要呼吁耐心资本;另一方面,需要支付端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进一步表示,在过去的一年,国家高度重视加快创新药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出台政策强化全链条支持,让创新药企信心更足。但当前我国医药科技创新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面临高成本、高风险、长周期的现实问题,仍待更完善的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产业环境优化。
丁列明告诉记者,从过去来看,在生物制药产业这样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领域,政府引导基金在支持医药创新方面确实面临一些“不敢投、不愿投”的问题。
他提出三点原因:其一,生物制药的创新失败概率较高,新药从临床前研究到上市通常需要10年以上,失败率高达90%以上,这意味着投资回报不确定性较大,导致部分政府引导基金在投资时更加谨慎,甚至倾向于规避早期、高风险项目;
其二,政府引导基金往往承担政策目标和财政资金安全的双重责任,资金管理者需要对投资的安全性负责,因此在选择项目时可能更倾向于短期内可见回报的产业,而不愿意投向周期长、见效慢的生物医药创新企业;
其三,由于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市场竞争加剧,部分投资机构担忧行业估值波动以及退出路径不够清晰,导致对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的投资热情有所降低。
“但政府引导基金仍然可以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丁列明表示。
据清科研究院中心统计,2024年上半年,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发生投资案例579起,投资金额314.93亿元,分别下滑37.4%和47.9%。但其背后政府投资基金、国资参与却更加频繁,成为推动该行业领域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为了更好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作用,2025年伊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出台促进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的重要文件。
该指导意见明确,政府投资基金要找准定位,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薄弱环节,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丁列明进一步提出建议:一方面,持续优化政府引导基金的考核机制,采用“长周期”“算总账”的办法,回归设立初衷和政策绩效,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切实加强对产业投资基金已投优质项目的直接投资。
另一方面,政府引导母基金对子基金的准入门槛,现在基本上都是按照一般综合性基金制定的,建议从产业基金角度适当降低标准,设立专门准入门槛,并不断提升运营专业化水平。
政府引导基金还可以联合社会资本,探索与商业保险资金等多元化融资渠道的协同投资模式,分散风险,改善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环境。
“在当前政策推动下,如果能进一步优化基金管理机制,提升对生物医药创新企业的投资信心,相信政府引导基金将是推动我国生物医药行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丁列明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吴斯旻
2025全国两会 相关阅读保险资金、养老资金等长期资本的耐性与韧性具有天然契合性,更有利于赋能科技产业发展,促进具身智能等AI+、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产业生态新变化。
18 昨天 10:12该基金将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尖端科技领域
231 03-07 14:48深圳将在全市园区推行“园区贷”
82 03-02 23:48积极探索资本要素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对于释放G60科创走廊创新活力、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280 02-19 21:152025年前夕,六部门联合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通过考核“3年+”规则和国有保险公司投资策略调整,优化市场结构,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和高质量发展。
23 01-24 12:2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